(原標題:新三板主辦券商執業質量持續提升)
全國股轉公司近日披露了2018年12月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從評價結果看,有24家主辦券商涉及29條負面行為,主辦券商以及負面行為數量均創2018年月度最低值。梳理2018年全年情況,新三板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持續提升,涉及負面行為數量較年初大幅減少。
質量向好
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顯示,當月共有102家主辦券商參與評價。因部分券商并入其母公司合并評價,實際列示主辦券商評價結果共98家,評價點值排名前五的主辦券商為申萬宏源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上海證券、長江證券、東莞證券(并列第四)。
從點值分布情況看,48家主辦券商評價點值在90(含)點以上,占比48.98%;28家主辦券商評價點值在80(含)-90點之間,占比28.57%;13家主辦券商評價點值在70(含)-80點之間,占比13.27%;9家主辦券商評價點值在70以下,占比9.18%。從負面行為記錄情況看,2018年12月份共記錄負面行為29條。按照《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負面行為清單》中的調整系數調整后為30條,涉及24家主辦券商。負面行為記錄數在2條以上的主辦券商1家,合計占總記錄數的13.33%。
梳理2018年主辦券商月度執業質量評價結果,2018年全年新三板主辦券商執業質量持續提升,記錄的負面行為數量及涉及主辦券商數量較年初大幅減少。2018年1月,全國股轉公司記錄負面行為達149條,涉及56家主辦券商。此后總體呈逐月降低趨勢。2018年9月至12月,主辦券商月度負面行為已不足50條。
單家券商涉及負面行為數量同樣呈現逐月減少態勢。2018年1月,負面行為記錄數在5條(含)以下的主辦券商51家,負面行為記錄在5-20條(含)之間的主辦券商4家,20條以上的主辦券商1家。此后單月負面行為記錄數在5條(含)以下的主辦券商比例逐漸提升,單家券商涉及的負面行為數量逐漸減少。2018年8月以后,絕大多數主辦券商負面行為記錄數降低至2條(含)以下;2018年最后三個月,每月僅1至2家主辦券商負面行為記錄數在2條以上。
主辦券商執業質量持續向好另一重要表現便是掛牌公司被罰券商未被“連坐”。前些年每年都有多家主辦券商因未對其持續督導企業盡到審慎核查、勤勉盡責義務,掛牌公司被全國股轉公司處罰后其一并遭受自律監管。而2018年沒有一家主辦券商受此牽連,最近一次出現連帶處罰還是在2017年11月。
政策激勵
新三板主辦券商執業質量提升與監管政策收緊密切相關。
2018年1月5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辦法》(簡稱《辦法》)。相比于2016年發布的試行評價辦法,此次針對主辦券商作出了差異化制度安排。如未來選擇主辦券商參與新業務或新產品優先試點、配合全國股轉公司的市場建設活動,以及開展機構業務現場檢查工作,將以上年度年評結果為重要參考依據;對于推薦掛牌、做市成交量、提供重組服務、賣方研究報告數量位居行業前列的還有額外加分。
有獎就有罰。對于月度評價排名靠后的主辦券商,全國股轉公司要求其報送自查報告,并視自查情況,進一步對其進行工作談話,提醒其注意提高執業質量;每季度評價結果反映出某類業務存在突出問題的主辦券商,全國股轉公司將其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強制要求其相關人員參加培訓。
上述《辦法》對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設置了一定的分值獎勵。不過,2018年新三板券商多數都在壓縮業務規?;蚓S持現有規模,其評價獎勵效果難免打了折扣。以做市為例,目前新三板做市商仍以主辦券商為主體。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做市商累計退出掛牌企業做市次數超過2000次。以國泰君安證券為例,其2018年全年累計退出掛牌企業做市次數達75次;中泰證券累計退出掛牌企業做市次數超過100次;多數券商無論是做市企業數量、做市股票總市值2018年較前一年均出現大幅下滑。
做市商的持續退出對新三板流動性困境而言無疑雪上加霜。對此,2018年10月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評價辦法(試行)》明確,2019年將著重從做市規模、流動性提供和報價質量三個方面考察做市商的做市質量,綜合評價得分排名靠前券商有望減免轉讓經手費,同時可能獲得“年度最佳做市商”、“年度優秀做市商”、“年度最佳進步做市商”等頭銜。這對身兼主辦券商與做市商的券商提升執業水平亦有激勵作用。